2012年第五期提高班纪实之三 |
武林新闻 加入时间:2015-6-24 11:35:08 来源:admin 访问量:144
|
2012年第五期提高班纪实之三 ---期待中开班 满意中结业 七月的郑州,酷热难挡,中伏、大暑与第五期提高班结伴而行。但是,34位学员却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凉凉的惬意”,因为傅能斌老师教的太好了。上他的课就像看一部引人入胜的电视剧,看了这集想着下集。学员们每一天都在期待、惊喜、愉悦、满足中度过。热,早已被幸福的汗水所冲刷;累,也亦被长进的喜悦所覆盖。第五期提高班在众人的赞誉声中拉上了帷幕。 帷幕已经落下,但提高班舞台上精彩的镜头已定格在大家的脑海里。镜头一:傅能斌其人。过去只闻其名,未见其人,今日相见,似曾相识。因为他就像邻家大哥或者小弟,上课轻声细语,循循善诱,润物无声,恰似拳友。课后平易近人,毫无架子,随和可亲,胜似朋友。镜头二:教课的水平堪称高超。俗话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傅老师做到了,18年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到国外教学,十几届的高级培训班也让他对不同层次学员的授课游刃有余。所以,在这次提高班不论教推手还是教太极剑都能由表及里,由内而外地阐述太极拳之拳理拳法,阐微太极拳之根根枝枝末末稍稍,显得那样如鱼得水。镜头三:教学的方法实在灵活。有些太极拳老师可谓茶壶煮饺子,有咀倒不出。而傅老师却能以一当十,抛砖引玉,举一反三,潜移默化。例如,练习一个单式或者一个段落,绝不会一、二、三,三、二、一机械地重复,那样会“审美疲劳”,索然无味。而他采用多步骤多层次多方位灵活的方式,如手、眼、身、法、步多步骤练;东西南北、四正四隅多方位练;讲讲、练练、整整、纠纠分层次练习。灵活多样,有趣有味的习练方法让学员们如沐春风。 镜头四:几句关键词绕梁三日。傅老师从上课到下课讲解几乎没停顿过,他不停地告诉学员正确的要领、应注意的问题和纠正的方法。给人印象最多的有这么几句:“放松”“松肩松胯”“像站桩一样”“像坐在凳子上”“丹田沉住”“手上留住劲,手臂肩膀放松”。这几句貌似简单实则经典之词必将长期留驻在大家心头。镜头五:学员的感谢溢于言表。特别纪实已刊登几位学员的感谢文章,这里再摘录一位习练杨氏竞赛套路多年的女拳友学剑之感受“傅老师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特别会教!我过去接触不少著名教练。上了傅老师的课才知道,他实在是教练里的精英。他善于拆分动作再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训练,不假思索便知道怎么拆、怎么练,信手捏来。经过他特殊的拆分和组合,学员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记住理解运动轨迹和习练要领。傅老师对学员,就像一位能工巧匠雕琢玉器,精雕细琢、反复打磨。他没讲多少玄妙的理论或秘笈,只是简单的纠正或不经意的提示,却总能恰到好处的解决问题,让学员们的受益。真是润物细无声啊!”镜头六:给人的启发多方面的。虽然大家在一个月当中学会了五种推手的方法和精练了太极单剑,但学员们最大的收益远不止此,启迪启发更为重要,“悟道”使他们如获至宝。一些学员悟道了身法中正、虚实转换、肩松胯松在实战中的重要性;一些学员悟道了合劲、整劲、化劲在实际用法中重要性;还有学员悟道了剑身合一、力贯剑尖的重要性。他们“悟道”的共同点就是———一切尽在老架一路中!今后要想提高功夫和层次,必须回去好好练习老架一路,向老架一路要"东西"!这个班的学员有幸听了陈正雷大师7.20理论讲座,部分老学员还听了6.29大师的第一次讲座,他们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对陈大师练拳的三大原则:“练身不练招,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的深刻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受。可以说第五期提高班的学员收获是全方位的。 下面刊登几句课堂上傅老师随机之阐述,与大家共享: 1、松,要松到手指肚。打拳时指肚先出汗,若是手心出汗,只是松到了手腕。 2、往下松沉时,膝要稍稍的打开,腹腔才能打开。气沉丹田,腹腔不只是前后的鼓胀。左右横向也要下沉,前后左右都松好,腹腔才能打开。腹腔打开了,气才能顺达脚下。 3、身体前面放松的同时背部也要放松。手指实,手臂虚;胸腔虚,腹腔实。 4、吸气时身体也要沉住。松沉时,只降低重心,不要降低高度(身体)。 5、放长身体,放长腿和膝关节,放长手臂,把劲放送到剑尖。 6、练剑时要注意找剑的劲路,明白力在剑尖、在剑的前部、还是在剑身的后半部分。 7、身体帮助上剑。 8、练剑也要像老架一路一样阴阳转换,要身体沉着转换。 傅老师为2012年度上半年提高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