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雷大师做客安徽省电视台讲解《太极与健康》文字稿
第一集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百花当中的一朵奇葩,它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但能强体健身,它还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记者:太极与太极拳是一回事吗? 陈大师:太极和太极拳不是一回事。这个要从文化字眼上讲的话,太极是一个意思,太极拳是另外一个意思。太极是太极文化,光讲“太极”两个字它是包罗万象,讲整个大宇宙的。咱们中国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叫太极文化。太极拳,加上这个拳字,它是一种演练的风格,肢体的一种表现。这种拳术的理论依据是太极文化,所以把这种拳叫太极拳。 记者:健康节目经常讲中医,讲究一个阴阳平衡,太极是可以阴阳转化的吗? 陈大师:对,讲到这里我就把太极文化与太极拳的关系再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所谓太极文化距今已经有6000年的历史,是从咱们人文的鼻祖伏羲氏开始的。我总结了一小段,叫天下黄河九道弯,宁夏一弯到潼关,经过山西的壶口瀑布,一泻千里万马奔腾直奔中原大地。与洛河相汇。因为黄河的水是浑浊的,洛河的水是清澈的,所以这样相汇以后就冲击形成一个漩涡,慢慢的旋转开来就形成一个大自然的景观。这时候在6000年前人文鼻祖伏羲氏正在观天象察地理,他在邙山头上看到这个大自然的景观,就马上产生了一种思想,就创造了先天太极八卦图。到了3000年以前的周文王,他被殷纣王困在那个羑里的监狱里,他就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研究,就定了现在的这种太极图。阴阳鱼,八卦,所以把这个称为后天太极八卦图。所以太极文化又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它们最少都是在3000年以上。咱们国家就把它定为太极文化,属于咱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民族传统文化理论依据下,2000多年前才形成了孔夫子发明了儒学,老子发明了道学,还有我们的中医学、医学,再加上武学、武术,其实它们的理论依据全都是太极文化。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转化,任何事情到极限的时候都要发生变化,这叫物极必反。刚才我讲的形成这种大自然景观的这个太极文化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呢?就在我们温县与巩义交汇的地方,现在温县城往南修了一座黄河大桥就和巩义连在一起了。所以我们那一块都是受太极文化的熏陶,而且陈家沟是在黄河的北岸,村的南边就是黄河古道,大家都知道黄河故道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自今都是古战场,周边的人习武的风气非常的浓。从古到今都是练拳的,所以在这个基础上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受这种家传拳学的影响和当地太极文化的影响,又受了这些古战场经常打仗的影响,也受到明代戚继光的影响,受这种环境大趋势的影响,他创造了这套独特地练功方法。我给他总结了几句话:陈氏先祖陈王庭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依据《易经》《阴阳学》,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术,(引导吐纳术现在都叫气功)他创编了一套具有阴阳性质,刚柔相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的独特风格,以及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和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运动,所以他定名为太极拳。在太极文化理论基础的指导下,他创造了这一套演练的方法,定位为太极拳。在过去没有什么陈杨吴武孙之分,都叫太极拳。杨露禅到陈家沟学拳有140年150年的历史,后来又演变成扬吴武孙这几大流派的时候,到现在也就一百来年的历史,其它几大门派都是直接或间接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所以现在又称为武林大团结,太极一家亲,天下太极是一家,这是整个武术界公认的。 记者:说到这儿我有一个问题,老祖宗看别人练兵时容易把自己打伤,所以就创设了太极拳。那么,太极拳在练的时候可以强身健体,那如果是对抗的时候,和敌人对抗的时候,它会不会显得太柔和了? 陈大师:太极拳的特点是放松、柔和、缓慢,其实它是太极拳的独特的练功方法与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通过练习要把内气充实壮大饱满,使内气能迅速的贯穿周身。这种放松灵活的方法,举个例子,就像修高速公路为的是减少阻力畅通无阻,让气在体内畅通无阻,你用拳了,“砰”直接让它送到拳上。用肘了 “啪”直接用到肘上。不要用那种蛮力,用的是那种速度,所以我们太极拳最终的目的是练灵敏感,练速度的力量,而不是普通人认为的力量的力量。力量的力量是笨力气,是太极拳家高层次所不取的东西。太极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拳打一丈不为远,近者只在一寸间。你的力量没有接触我的皮肤,跟我没关系,我不管你。挨着我的皮肤,“啪”的一抖,“噌”你就出去了。 陈大师:我是从8岁开始学拳,当时上小学。后来我的伯父陈照丕退休回到陈家沟以后,我们这一批小孩子都跟着他练。伯父从小就给我们灌输一种思想,说太极拳是咱们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家宝,也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咱们都是世代相传,名手辈出,经久不衰。如果传到你们这里传不下去了,你们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去起子孙,子孙万代都会骂你的。他从小就给我灌输了责任感。还有就是教拳这么好,有种荣耀感,我想长大了我也要当老师,也去教拳。我伯父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他很会引导人。当时去了20多个人学拳。后来慢慢地停了,不到一个月,人越来越少了。当时条件太差,没有吃的,我饿的晚上回家摸摸这里摸摸那里,啥都没有,连一根红薯萝卜都没有,喝口凉水勒勒肚子就睡觉了。所以大家也很难坚持,很艰苦就难坚持。后来就剩两三个人了,有一天就剩我一个人。那天我大娘有病,晚上我也没顾上去,结果那晚没有一个人去。到了第二天早上,我跑过去时老人家刚练完太极拳在洗脸,他很淡定,不生气也没有批评,说昨天晚上我写了一首诗。我问啥诗呀,他说昨晚我一直在等你们,等到半夜了,盖着被子都把我冻醒了,一看,屋里面还是我一个人,然后,我就起来打了一套拳一套剑,身上出些汗,我坐在那里喝茶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大梦谁先觉,武场人独眠;樵楼三更响,练剑斩寒光;猜透太极妙,胜似活神仙。”我一听,感觉到无地自容,很惭愧的。我回来我就给那些师兄弟们讲,你看老人家七八十岁了,这样子晚上在等我们,咱们一个人都不去,老师不打你不骂你,用诗歌表达心情,咱们怎么对得起老人家啊。 我是从上个世纪1981年开始接触外宾,外国的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他们要问一些东西,我首先说太极拳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能。他们说太极拳还有防身自卫的功能?看上去慢慢腾腾的,那怎么用?我说太极拳是有方而无方,学习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它的方法一招一式的去学习。在应用的时候就没有方法了,你怎么来怎么用。他说我打你一拳怎么办?我说随便打,他啪打了一拳,我唰一抖,他一下子就栽到了,鼻子碰到地板上,眼镜片都摔碎了。后来又来一个,说你们现在搞那个太极推手,看他们都画着圈那怎么分胜负?我说是这样,三米大一个直径的圈,好比我站在这个中间,你把我推出去了我就输了,你把我摔倒了我也输了。他就过来一个80多公斤的小伙子,很胖的很壮的,我站在圈里面,他就往下一蹲托着我的肚子,他想呼噜一下就把我推出去。结果他一用力,我这个身体一转,唰的一旋转,他噌的飘过来,我啪的这一肘,一个横肘打过去,他就一下子摔出去好远。这就是四两拨千斤。所以太极拳我讲的下盘稳固,上肢轻灵自然,它有一种放松下沉,立脚生根,力坠千斤的那种感觉。 记者:那些国外学员对陈老师您肯定是相当的佩服了。 跟陈老师交谈以后,我觉得太极拳真的是博大精深,要想练好真的要有耐力要有毅力才行。我们是健康节目,最重要的就是想和他一起学习一下太极拳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下一集我们就请陈大师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再见。
第二集
记者:昨天的节目中我们了解了太极拳的发展史,觉得它和我们的健康有非常大的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练太极如何能够强身健体。陈老师您说这个练太极拳对我们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陈大师:是这样,练太极拳它首先要求要意念入静,抛弃一切思想杂念,然后通过缓慢柔和的这种运动方式,达到疏通经络,引动内气,使内气贯通了,周身相随了,形成一个周身的完整的体系,就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对人体的五大部分,五大系统起到良好的作用。第一个就是神经系统,在现代繁忙的社会中大家都非常疲劳,总是在一种紧张的氛围里面生活,工作,精神压力大,都非常容易疲劳。很多人失眠,精神衰弱,精神失常的现象很多。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按照太极拳的方法,老师会要求你进到练功场所后要抱着一个敬仰的心态来练习,也就是武术界常说的尊师重道。还要抱着一种静心,它有站桩,太极浑圆桩和采气的方法,就是练气和配合呼吸的一种方法。然后练太极拳的动作的时候,要求放松下沉,这些都跟神经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你周身放松了,心态平衡了,心气下降了,呼吸自然了,你的整个思想情绪和心理全部都放松了,这个意念就容易入静了嘛。尤其是配合呼吸,你的思想想着你的呼吸,听着你的呼吸,数着你的呼吸,慢慢地把什么事情都忘了。特别在工作紧张的时候,头脑发昏,眼睛发花,这时尽量不要勉强的去工作,暂放一下手头的工作,就站在办公室办公桌旁边,做一点这种采气的方法,上升为吸气,下降为呼气,然后周身放松,屈膝松胯,往下一沉,配合呼吸做做采气的方法,你能做上五分钟马上就有一种血压往下降的感觉,就像那种水印一样顺着两边的大动脉往下走,有放松下垂的感觉。你的头脑马上就感觉到清醒,眼睛都发亮。 记者:太极拳对睡眠有帮助吗? 陈大师:是的。有的人一天工作太劳累了,回家吃过晚饭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其实那种恢复疲劳的效果完全没有你睡觉之前练上两套太极拳效果好。一套太极拳就十多分钟,两套下来就二十多分钟,身上出一点汗,周身一放松,全身都打通了。然后冲个热水澡,你躺到床上5分钟就睡着了。这种恢复疲劳的方法比你躺在沙发上要快得多。 记者:你的学生有没有曾经睡眠不好,后来练了太极拳之后,好了。 陈大师:太多了。我的一个学生也是朋友,1980年就认识了。那个时候他身体不好睡不着觉,我就教他这套东西,采气法,站桩,然后打太极。一个月他就完全恢复正常,就睡的很香了。 记者:看来这个太极拳对失眠,对营养神经系统真的有好处。还有第二个好处是什么呢? 陈大师:第二个是呼吸系统。因为太极拳讲的呼吸是要求深长细匀的呼吸,这个呼吸在人体生命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分三个阶段,幼儿脱离母体之后,在一、两岁的时候他那个呼吸是非常柔和,非常缓慢。到了七岁八岁,慢慢长大成人以后,都变成了那种肺腔呼吸,比较浅了。而胸式呼吸是生理现象的自然呼吸,一分钟可能都是十到十四次。根据你的身体强壮的状态,他的呼吸是不一样的。然后是第三种呼吸,是达到年老残喘,奄奄一息,躺倒病床上的时候,叫嗓子呼吸。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呼吸状况,就可以看到呼吸越长,生命力就越长。呼吸越短,他的生命力就越短。腹式呼吸就是深长细匀的呼吸,吸得时候要吸到两肾,吸到命门。呼气呼到劳宫穴,百会穴,涌泉穴,呼于四稍。这就是把呼吸加深加长,然后做到腹式呼吸,一分钟可以呼到四次、两次甚至一分钟呼吸一次。而且是顺其自然的,不能有憋气的感觉。这是练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做到的。我平时的呼吸,不练功的时候可能一分钟是四次,练功时一分钟只有两次。我要真正做采气这种特殊的配合呼吸的时候,一分钟可以呼到一次。所以这种呼吸法,要循序渐进的练,通过几个月的调整,才能调到那种腹式呼吸,而不是一下子就做到的。正常人一分钟呼吸10、12、14次左右,通过练习逐步达到8次、6次、4次,如果达到6次以下,才有腹式呼吸的那种感觉。 记者:放慢呼吸有啥好处呢? 陈大师:这个呼吸深长细匀了,你可以感受到不光是这种肺腔的胸式呼吸。腹式它吸得时候完全向后吸,小腹是往内收的,然后全部吸到两肾,这个两肾都会膨胀的,你的周身从脚到手到头,连毛孔血管都跟着你的呼吸在收缩膨胀,它整个就是浑然一体的整体呼吸。这起什么作用呢?它可以接受天地间的阴阳二气,真正能做到天地人浑然一体的感觉。这样他的身体就好了,与大自然结合了,然后呼吸系统的疾病就没有了。这里面还有一个绝妙的东西,这些东西过去都不对外传的。我们练功的时候的要求都是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抵住上颚不是刻意的。这抵的地方是人中穴的内部,是任督二脉要交换的地方。督脉从会阴上升通过玉枕百会穴印堂穴,然后下到人中。再往下叫任脉,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这叫小周天。下降的时候这下边有个嘴,这个神经不是要断掉了吗,发叉下来的,但是舌尖抵住上颚,是促使接通任督二脉的一种方法,所以不能张嘴呼吸。这个接通以后,时间长久了舌根下面会产生一口清水,甘甜的一种清水,若张嘴呼吸就绝对没有的。这种清水跟唾液还不太一样,它是自然的甘甜,就叫津液吧。这种津液要用意念分三次把它咽下去,经常这样咽它就可以润喉、润肺,呼吸系统就得到润滑,到胃里它可以帮助消化。如果经常练习,并且在空气清新,意念入静的状态下练习,呼吸系统它就收益了。 记者:太极拳对消化系统有好处吗? 陈大师:第三个方面就是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这是肠胃的功能。胃是消化的,肠是吸收的,太极拳对消化系统为什么能起到作用呢?在练习太极拳时,都是以身领手,身不动手不动,从根到梢,从内到外,一动全动,在这种缓慢柔和的运动下,它带动了肠胃的蠕动,加大了内脏的蠕动,这样慢慢的蠕动肯定会帮助你消化的。 记者:练习太极拳对循环系统有什么帮助呢? 陈大师:循环系统就是讲血液循环,也包括心脏。心脏是主要的功能,因为心脏是启动器,是血液的泵,它是可以收缩和排放的。身体越强健,他的心脏跳动越慢,越慢它就是收缩的越大,收缩量越大它扩张力越大,血在里面流动的就比较强。如果你心脏一分钟要蹦100多次、90多次,这样不好。身体强壮的、我们正常的一分钟都是60多次。身体不好的可能80、90次,到心慌的时候都是100多次。最健康的人是达到58次左右。通过这种缓慢柔和的有氧运动,再加上陈氏太极拳的螺旋缠绕,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这种螺旋缠绕的运动可以促使血液循环。人的血液在体内也是随着你的筋骨走这种曲线,通过太极拳的曲线旋转促使血液循环,就会减少疾病和预防疾病。 记者:真的对健康很好啊! 陈大师:是的。现在全国、全世界的人为什么对太极拳这么喜欢?喜欢的原因第一个是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非常的深厚,你越研究就越深刻。第二个就是自太极拳创始以来,三、四百年了,它没有副作用。没有副作用的原因就是几百年来没有人反对它,没有一篇文章批判它,而且谁练谁受益,早进入早受益。并且它是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
第三集
记者:昨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太极拳与健康的关系,看来打太极真的能够让我们身体的很多器官很多部位都逐渐的健康起来,那么今天呢想和大家继续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昨天我们说了太极拳,就说对这个呼吸、消化、对心脏、泌尿都有好处,那很多观众朋友就特别感兴趣,那么有这么一位朋友,他就打电话了,他说你看我这个骨质疏松,前两年还骨折过,两个膝盖都骨折过,髌骨所以现在走路不是很方便,那么像我这样的,就不能练太极拳了。这我估计是练不了了,就很可惜,因为太极拳往那一蹲,这两个腿得用多大的力气,是不是他们这样的就不行了呢? 陈大师:太极拳它是适用性广泛,它对各种人,各种层次的人,他都可以练习。骨质疏松、关节有问题,你可以采取,不断恢复的一种方法,他可以坐那里练,躺那里练,坐在沙发上,凳子上,哪里都可以练。 记者:躺着怎么练? 陈大师:躺着也可以练,身体不好,关键都是他的免疫力差了,身体的抵抗力差了,然后你要通过各种方法的引导,然后让他慢慢身体恢复健康,增强他的免疫力,腿虽然现在站不了,通过一段练习以后,他体力增强了,腿部的力量有了,慢慢就起来了,那不是不能练的,如果他总得,他不能练这个,不能练那个,总不动的话,那他永远就坐着了,他的肌肉骨骼,慢慢越来越僵,越来越僵硬,血液流通也不流通了,血气不流通他怎样增强体力呢? 记者:那像您的学生当中,有没有这个,就是比如说曾经骨折过啊,或者是手腿不太方便的人,开始练太极的? 陈大师:我们的学生里面有痛风的、还有这个类风湿的, 记者:这都是走道不太方便的, 陈大师:类风湿的,关节炎的,那个颈椎增生的,这个腰椎间盘突出的,这样的人,太多了,我们拳馆这样的病例,能开到几百个都有,通过我们正确的引导,你要他腿不好的,我们就教他坐那里怎么练,坐那里,有采气法,有静养法,有这个螺旋缠绕法,就是这种螺旋缠丝的方法,这种人,我们都是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首先让他坐那里练习,躺在那里练习,躺在那里静养的时候,睡不着的时候,就这个肘放在床上,然后手就这样子,就像站桩的感觉,躺在那里,意念入静,听着呼吸,调整呼吸,然后让他的气,逐步用意念内气,来贯通它的这种血气循环,来促使他的气血循环,然后坐在那里也可以练,用这种单手缠丝,双手缠丝,缠绕法,然后他慢慢练习,他感觉到身上,有力气了,他气血畅通了,他可以站起来,扶着这个椅背,扶着椅背,把椅子靠背作为一种拐杖,两手扶住,扶住以后,腿上活动腿,活动腿,活动膝关节,然后每个腿都要活动一下,这样活动下来,身上都要出一身汗,每次都要练到周身都要出点汗,每天要坚持两次,早上、上午、下午、或者早上、晚上、坚持两次,每次都要活动到出汗,然后能洗澡的,帮助他冲个热水澡,不能洗澡的,用热毛巾给他擦一擦,不管是什么样的病,天天都这样坚持,这肯定能恢复健康,就是各种方法,他慢慢腿有力了,然后再练太极拳的小套路,然后他自己就能自理了,就能活动了,天天坚持,绝对是会能恢复的。 记者:这个我觉得挺神奇的,非常神奇,就是本来都站不稳的人,然后慢慢就能站起来了。 陈大师: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这种静养,疏通经络,然后加上螺旋缠绕,通过螺旋缠绕,他不是这种平的,一直在旋转,腿上也在旋转,它可以使肌纤维增粗,骨密质增厚,所以你刚才说那个骨质疏松,你练太极拳的人,到60岁他也不会有骨质疏松的,那现在已经骨质疏松的人,就通过这种静养和这种循环,全身的意气循环,意气循环他慢慢,缓慢柔和的有氧运动,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免疫力加强了,你的精力旺盛了,你的抵抗力强了,抵抗力强了,他就会慢慢的恢复了,从肌肉、骨骼、内部它都不断的在增强他的抵抗力,增强他的免疫力,然后它就把那些坏的东西,慢慢就排放出去了,为啥要配合动作,要配合呼吸?配合呼吸它就是把你身上的,病气、浊气、废气、都排出去,全部都排出去了,吸收了大自然界的清气、灵气和氧气,它把好的东西吸收进来了,这样通过这样一个,排放和吸收的循环,就像换血液一样,把好的东西吸收进来,坏的东西排放出去,身体不是就慢慢就加强了么,身体素质提高了,所以对肌肉骨骼确实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记者:就是您觉得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有哪些好处啊? 陈大师:太极拳它是这样的,它叫适应性广泛,它不受年龄、服装、器材、场地、时间和身份高低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练习,无论有没有场地,换不换服装,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所以他有拳打卧牛之力,你在办公室里,在家里的客厅里,在你的床前边,或者你出差了,你坐飞机、坐火车、你开会的时候,坐在凳子上听别人讲话,你也可以练功。 记者:这我们领导会批评我的, 陈大师:你静养、心气下降了,然后他讲的话,你不是更清楚了么?你脑子在发昏,还不知道在想什么东西呢,你能听懂他在说啥吗?所以说这套方法,它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为啥讲适应性广泛?那就是除了这些外表的,场地服装器材时间限制以外,不受这些限制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方法的问题,方法的问题,老年人和身体衰弱的、虚弱的,他有以健身为目的的练习方法,年轻的人,他身强力壮,他不奔着强身健体来的,他是想练功的,练功的人,那你就按照传统的练功的方法去要求他,所以他每个层次,每一种人,他练功的方法采取的手段,都不太一样的。 记者:我听说这个老年人练太极拳,还能防止摔跤,因为我觉得老年人,他容易摔跤,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还有摔跤之后容易骨折,因为他骨质疏松嘛,那说有人就这么说,说“你让你父母去练练太极拳,说练太极拳就能防摔跤。”我说,“啊,还有这样神奇的?” 陈大师:这个是美国的科学家专门有结论的,我要讲的话,我就从国际上这种高科研单位,他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结果,我借些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个欧洲的,他们通过几年的测试,说二十一世纪,最流行的有三项运动,第一个运动叫休闲娱乐运动,第二运动叫有氧运动,第三个运动叫终生运动,年轻时候喜欢一项运动,它可以伴你一辈子,这叫终生运动,所以他们通过考察,说奥运会100多个项目,都不符合这三项内容,唯有中国的太极拳,完全符合这三项运动,所以很多人去练太极,这是欧洲的人研究的。第二个就是加州大学,刚才谈到的那个林欣教授,他把太极拳定为,全身心的意气运动,有别于局部的肢体运动,又是缓慢柔和的有氧运动,通过这项运动,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刚才讲的那个稳定的问题,都是人家美国人研究出来的,而不是咱中国人研究出来的,他通过2000的病例,然后通过几年的研究,才说太极拳起到稳定的作用,所以老人家防摔倒,就是从那来的依据,而他1000个人,然后测试出来以后,不练太极的人,摔倒以后的发病率是40%,练太极拳的人,摔倒的发病率只有5%。 记者:现在好多家长,让孩子们都去学这个跆拳道,说这个培养孩子的爆发力,并且这种精神,很有毅力的精神,在孩子身上能体现出来,学太极拳,你说柔柔弱弱的,又防不了身,感觉没什么用,你怎么看这个事? 记者:但是我知道陈老师的学生当中很多年轻人,最小的现在多大? 陈大师:3岁 记者:他还没走稳呢? 陈大师:那练的都很好了, 记者:是吧,是不是越小悟性越高? 陈大师:我们家的侄子,陈小旺的孩子,3岁就上场比赛了。 记者:他们说这个小孩练,怎么讲呢,就是你随便学学可以,但是你要练太极拳,说这个运动缓慢,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啊。 陈大师:谁说的? 记者:而且,老这么蹲在那,会不会影响他骨骼发育? 陈大师:那是外边的传说,外边传说都是说太极拳是老人拳,老年人才打的,在我们陈家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认识,都是从小几岁就开始练了。我的孩子,都是四五岁就开始练了, 记者: 那他们练了太极拳以后,性格是不是也变得很沉稳了呢? 陈大师:你看刚才我那大姑娘,她不是长了1米67。这个东西不能光听外边人讲,他们都是看外表,刚才讲的这个,是咱国人的一种认识的问题,是他自己的一种想象,他没有真正的去深入,真正深入到里面以后,它不是他们所看到的,老头老太太的练的那种方法,那种是一种方法,是适应那帮人的,那些人是去那样练的。它还有很多种方法。武术它叫武学,武学它也有层次之分的,它也有像上学一样,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才能当专家教授。它这个武学,它也是这种跟文化一样道理。所以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所以我们叫因人施教,什么样的人都能练,我那个拳馆虽然不大,现在光12岁以下的孩子,150个孩子都在练习,家长都很支持。 记者:那您说这太极拳,对青少年有什么益处呢? 陈大师:一个增强他的素质,身体素质,然后身体素质加强了,对他的学习、生活、包括他的成长都有很多的帮助, 记者:就是您从8岁开始练太极,这么多年来,是不是从来就没生过病呢? 陈大师:基本上没有,跟医院打交道很少。 记者:感冒什么的? 陈大师:感冒,是1982年, 记者:天啊,他都记得哪一年! 陈大师:1982年,我是帮助他们装车,装车的时候出了一身汗,然后回去吃饭的时候,蹲在那个屋檐下,就是大门口,那个过道风一下吹着了,感冒了一次。是1982年感冒一次。印象很深刻,到现在还没有, 记者:印象很深刻,像这个人家生一次病一生都记着,我这个记不住。 陈大师:从来都没有的,那次突然病,那么重,头昏脑胀、发烧,后来才知道那种过道风的厉害,我们武术界讲避风如避剑。练完功以后,不能用凉水洗澡,不能吹风扇,不能进那个空调很凉的房间。 记者:这也是给我们讲健康知识了, 陈大师:然后 不能有那个过道风,房檐下边那种过道风,都是很厉害的,所以绝对不能这样, 记者:我第一眼看到陈老师,陈老师在我们电视台大厅站着,然后我看他很低调,说话声音也不是很大,走路也没有我想像当中的,健步如飞,但是真看不出来, 陈大师:咱们都是平常的人, 记者:但是上网一搜,不得了,这个他可能跟学太极,它跟学那种硬气功武功不一样,不太一样,因为它这个好像注重的,不是骨骼和肌肉的那个发育。 陈大师:内气和内在的东西,尤其是太极,它文化内涵很深的,你要不理解它的文化,你就不能深入,我们老师讲,你德有多高,你道有多深,你修身养性,你的道德品质就没有修炼出来,你肯定入不进去的, 记者:并且它这个,太极拳的武术,它不像其它武术那咱急功近利, 陈大师:对, 记者:他说我学完之后,我非得把你干倒,打倒,打服我,它这个好像是—— 陈大师:功夫再好,我也不会去欺负别人,它是以静制动,以守为主,引劲落空,借力用力,你不动我不动,你动了我才动。它是这种性格影响成的。这也可能是从81年开始,这30年来的锻炼,从81年开始出国,周游世界,走了40多个国家,设了100多个教学点,每年都飞来飞去,飞来飞去,现在没有时差感。 记者:没有时差感?不需要倒时差? 陈大师:对,不需要倒时差,上飞机反正天一黑就睡觉,天一亮就工作,上飞机可以睡觉,下飞机就开始工作, 记者:这个阴阳,它在陈老师身上已经自我调节,自我调整。 陈大师:自己转换,没有时差感,而且这个肠胃,我小时候人一舅舅算卦的,算命的,他说你这个小牛,我属牛的嘛,你是吃百家饭的外边的野牛,你不是家养的牛,那时候,就说我是吃百家饭的,我现在在吃百国的饭。 记者:你吃全世界的饭, 陈大师:全世界的饭,所以什么都能吃,没有任何忌口。 记者:想说的是消化道特别好。 陈大师:没有任何忌口的,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记者:所以这个就是真的是,有很多朋友出国,就说哪哪不能吃,回来赶紧吃两包方便面,有吧,听说过没有? 陈大师:但是从小你家乡的那种口味,还要比较期盼的,但是走到哪里,你没有去过的地方,首先要尝一尝当地的风味,要了解这种风味,文化。 记者:今天听陈老师说了这么多,真的觉得太极拳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非常的有好处,而且我觉得最关键我很欣赏就是练太极拳不仅能够健身强体,关键还能够修身养性,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性,这样才能够面对日益强大的社会压力,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第四集
记者:这几天我们一在了解太极拳的奥秘,知道了太极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好处,那么今天继续说一说太极拳的特点。 其实说到这个陈氏太极拳,它好像和我们传统当中说的太极拳,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它有自己的特点,对吧? 陈大师:对。它的特点呢第一个叫外似处女,内似金刚。意思就是外柔内刚的意思,外边像淑女一样,很柔弱、自然、舒展、大方,连绵不断,好像非常飘移、稳定、文静的那种感觉。内如金刚,它通过这种放松、柔和、缓慢的,把内气练的充实、壮大、饱满。在要爆发的时候,就像狂风暴雨,龙卷风一样,狮子抖毛的那种感觉,唰——抖出来了,那叫内似金刚。这属于外柔内刚的一种表现。 记者:外柔我觉得很适合女性练,就女性练武术,就最怕什么呢,最怕看上去太刚强,对吧?太硬就不讨人喜欢了。您在练太极的过程中有没有声音发出来,就比如说“嘿”“哈”,就比如练到这个狮子抖毛的时候,是吧? 陈大师:不是,不能乱喊叫。那是呼吸,那是在发力的时候靠呼吸自然发出的声音。 记者:这是陈氏太极拳的第一个特点外柔内刚。 陈大师:第二个就是把武术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依据咱们传统的太极阴阳学这种理论,然后演变出这一套健身的方法和练功的方法。这里边文化内涵非常的丰富。 第三个,这种演练方法:意念、内气、外形叫意气形三结合。不但练意也要练气还要练形,叫意气形三结合。这是第三个特点。 第四个特点就是:创造了一套不用拳打脚踢的推手的方法。推手是两个人,练套路叫知已的功夫,练推手是要知彼的功夫。就是对方接触我的皮肤以后,我马上就能听劲,听劲不是用耳朵听,是周身的触觉和感觉。你挨着我身体的哪个部位,我就对你的来劲、轻重、起伏、上下、左右都能马上感觉到。 记者:这不就是一雷达么? 陈大师:这叫引劲落空、借力打力。所以它这种灵敏感是非常强的,就在一瞬间,人家啪一拳打过来了,在一瞬间你要产生不但是要把劲引空,还要找到它的缺陷,然后再回击对方。 记者:那人家在背后袭击,你也能感觉到吗? 陈大师:很多都是从背后袭击,他一推,我哗一抖,就过去了,他就飞出去了。就是运用推手中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相结合,抓拿摔打的一种方法。 第五个就是创造了这种粘枪的方法,陈家沟独特的练功方法。有大杆子,叫白蜡杆,它用三米以上的长度,后尾直径有6公分,后尾有这么粗的大杆子,前面的小头大概2到3公分。这个三米以上的大杆子,用这种劈、崩、扎、抖的一种练功方法。它是要练习这个身上的裆腰劲和手臂的完整结合,然后把这种暴发力抖出去了。 记者:我估计我拎都拎不起来。那是木头的吧? 陈大师:是木头的。 记者:我肯定拿不动, 陈大师:是白蜡杆,白蜡杆就是,冬天下霜上冻的时候,才能把它砍下来,所以它叫白蜡木。非常坚实细腻而且有弹簧力,它不易断的,你给他挝成弓,它一松就抖出去了,就像弹簧一样,所以跟太极拳的刚柔相济的性质是相符的。 记者:就这个白蜡杆,您刚才说了,我估计拿不动,这得练多长时间,才能把它拎起来呢? 陈大师:有了气了,用内气,用内力来拿,而不是光用手臂来拿,它用周身的一种内劲。第六个特点,陈氏太极拳最注重的,叫螺旋缠丝劲,外形走弧线,这个(手)走下弧,这个叫顺缠丝,走上弧叫逆缠丝,一个顺缠,一个逆缠,就形成了一个阴阳结合的一个椭圆形的弧线运动。 记者:那我这个手在缠丝,这个手干啥? 陈大师:两个手可以同时,就这样缠绕,这叫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结合太极原理的时候,这种外形这个弧线,就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原理。这种顺逆缠丝,就像地球自转,所以公转加自转形成一个浑圆一体的螺旋运动,而且它是旋腕转肩,旋腰转胯,还有旋踝转膝。 记者:这几个旋转我得学多长时间才有感觉? 陈大师:它基本功要练三个月,缠丝劲的基本功要练三个月,旋腕转肩,旋腰转胯,旋踝转膝。形成一个这样空间的曲线运动。所以太极拳的特点,就是没有平面,没有这样的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没有断续处,没有凸凹处,浑然一圆,方为合格。周身无处不是圈,周身无处不是拳,这是练到最后,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你挨着哪里都会旋转,挨着都会转动,所以让对方找不到力点,所以他不敢用劲。你这都是圆,打哪都会动,都会化掉了。所以它就是这么一个特点。 记者:挺有意思, 陈大师:这种螺旋劲,你在身上产生了,所以拿着那个大杆子,才能把它的劲抖出来,抖出去,劈出去,崩出去,扎出去。 记者:我现在看您就是,就是这么空打,“唰——”我就感觉一股劲风冲过来,风过来了,天啊!所以大家去陈家沟玩的时候,看到手里有杆子的人,要离远一点,人家不小心一捣------ 陈大师:哈———— 记者:刚才您说的那个特点,我对那个缠丝劲最感兴趣,它这个缠丝劲,跟我们的身体健康有没有密切关系? 陈大师:重要的关系,,螺旋缠丝。 记者:就是您昨天说的,它对我们身体哪些哪些健康,主要是靠这个缠丝劲? 陈大师:对人本的五大系统,五大功能,它都是靠这个缠丝劲,所起到的作用。 记者:那您说,我刚才跟着您一块划了两下,现在感觉不冷了,跟这有关系么? 陈大师:我讲的这个缠丝劲,刚才不是讲到,它是必须要结合周身整体运动的,重心的移动是走后弧线,这样平行的八字,你看两个膝关节,它在旋转,也是太极阴阳学的原理。它是由根生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身体它是通过松胯转腰,然后带动手臂,你看两个手臂在胸前,这样画弧转圆,走一个椭圆形的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从脚到手,都是在弧线螺旋中运动,所以它又要求以身领手,身不动手不动,以腰脊为轴,节节贯穿。它的内气是生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肩肘节节贯穿,送到你应用的地方。所以通过这种螺旋运动,最重要的是促使气血循环,你血气没有停滞,没有停滞了它就会减少疾病和预防疾病。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循环系统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记者:今天我这肠胃就好了,胃口就好了,吸收也好了,今天的饭不会白吃。 陈大师:你肯定了,你每天要坚持,就这样子练上几分钟,你都会舒服的。 记者:你觉得我这动作还挺好的吧? 陈大师:这个不能挑肩架肘,这手要高一点,手不能低于肘。你手领劲,手要高起来,不能这样,你这犯就是挑肩架肘的毛病。眼睛就是看着手,眼睛随着手,随着身体转,身体向左,你也往左。 记者:观众朋友们,大家得知道,这是陈老师免费在教我们,你看我们摄像老师都在学,你要不学你就是浪费。其实这个缠丝劲,对健康真的很有好处。
第五集
记者:刚刚看您打太极的那个架式,我在想这该是多少年的功夫,看上去真的很柔和,但是你知道么,就在旁边站着的,真的是,真的有风。那估计那是功么?那是气吧? 陈大师:气,肯定是气。肯定有一种气场,整个它的动作,都带动周边的气场都在动。 记者:所以看完这个片以后,我现在就是,我一定要学会陈氏太极拳。 那如何学好,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呢? 陈大师:如何练好太极拳,我讲要具备几种条件,第一要具备五心、三要素、一认识。 记者:什么叫五心? 陈大师:什么叫五心呢,就是敬心、信心、决心、恒心、耐心。要具备这五心。 三要素是啥呢?就是师资、天资、加苦练。要找一个好的老师,传道授业 解惑之明师。我讲这个明师是明白的明,并不是有名的名。那名师很多,要懂得明白,把这个专业搞得很精通,而且教学方法非常到位。人品又好,有耐心,能说服你,教育你,能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观念,改变你的性格,这样的一个好的老师,这是一个师资的。 天资就是讲自己了,天资聪明,模仿力强,接受能力强,一看就会的。这是一个天资聪明的人,但是最重要的,天资再聪明,他要没有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的精神,也不行,他也坚持不了。所以前面的条件都有,坚持不了,就自己的亲儿子也不行。这个条件必须要具备的。 第三个叫认识。老师也好,有这个聪明有吃苦能力的人,要干啥都得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所以叫一个认识。既然你喜欢太极,要把太极拳搞清楚搞明白什么叫太极拳,为什么要这样练。就是很多人不明白,太极拳那么慢慢腾腾有什么作用?所以这个道理要搞明白,所以这叫一个认识,不用细讲,要讲的话又得好长时间。所以要明白为什么叫太极拳,前面已经讲过了,太极拳名称的来源,它的文化内涵是啥。然后就是为什么要这样练,所以太极拳的缓慢、柔和、放松,松柔慢是它的独特的方法与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慢而慢,松而松。它通过这个手段,最终是达到周身灵敏,练的是速度的力量,所以你练到慢它才有速度,速度产生力量。所以它就是减少气损,电学里面它有电损,线损,你看那个导线系统不好,这个叫电损,经络就叫气损。周身放松了,它就会直接打到你要应用的地方。这个叫明确的认识。不是为了慢而慢,松而松,那是方法,是通过这个方法,疏通经络、引动内气,使内气在体内循环不已,把内气做到充实、壮大、饱满。 记者:这就是五心、三要素、一认识。 陈大师:对。这个认识有了,咱们就要了解周身各部位的要求。它的规矩要求是啥,人体分为三节,头为上节,上节不明,无依无宗。躯干为中节,包括上肢,中节不明,满腔皆空,练不到气感。腿为下节,下节不明,颠覆必生。站不稳,虚实不分。所以这个叫规矩叫要求,叫陈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书上都讲得很明白,如果光讲这个规矩要求,又得一堂课了。 最后一个就是它的练习方法。这些规矩明白了,要明白它的练习方法,练习方法它也是有层次之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像咱们上学一样,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大学毕业的时候,等于进入陈氏太极拳的第三层功夫,还不称高手。所以上边还有硕士、博士,才能当专家教授。 记者:这个比上学还难。 陈大师:这个也叫武学。我们传播的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技艺,是一种文明的象征。而不是那种看着头脑简单,四肢膨胀那种感觉。你必须得有文化内涵和很深的修养,你才能把太极拳认识明白 ,练透练精。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的给你讲要求,一定要按要求练习,按照它的标准正确的方法来运行。这个时候又是记套路,又是熟练动作的时候,叫以外形引动内气的过程。 记者:就是先学形,然后再学气? 陈大师:形,在学形式的情况下,逐步地引动内气。内气在体内的初步表现是在手上,到你的套路熟练了,姿势动作基本正确了,手上它就会产生一种麻热涨的感觉。这就是内气,它就产生了。产生了它不一定延绵不断,说明你的身体还不能协调,不能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延绵不断的。所以第二个过程叫内外结合,这个时候你套路熟练了,姿势动作都正确了,所以才能注意到周身放松,怎么去协调,怎么去周身结合。然后把这种气与外形能连贯的结合起来,这是第二个过程。第二个过程气能贯通了,丹田,就是小腹部位,才有那种膨胀饱满的感觉,这是第二层功夫。然后第三个阶段,内气有了,你知道一动就以身领手,以腰脊为轴,节节贯穿,所以到第三步的时候,它叫以内催外,叫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气到了,形是随气而动,气不到形是寂然不动的。这样子,你的那个气才能完全由内催外,一气贯通,才达到内外结合。所以你有了这三个过程,你才真正明白 什么是太极拳。没有这三个过程,完全是光练个外形,练个肢体,那叫局部的肢体运动,不能达到全身心的意气运动。 记者:就是练的时间再长,也达不到那效果。那练太极拳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因为任何运动都有注意事项。 陈大师:注意事项就是:第一要明白,要放松。衣服要穿宽松一点的,不要把腰带勒得那么紧。第二个找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安静的地方,容易入静的地方。这是场地和服装的问题。第三个就是找一个好老师了。然后是正确的方法啦,要明白它的要求。这都是要注意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每天要坚持,要抽一定的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而不是腾出来的。自己要安排好时间,上午、下午或者早上、晚上。要两次,要练半小时间以上。 记者:对我们人体的姿势有什么要求?比如说头,头是…………? 陈大师:头是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和口唇要微合。舌尖抵住上腭,耳听身后,脖颈肌肉要松弛不要僵硬。这是上肢的规矩要求。中节讲松肩沉肘,这个松肩沉肘它都是生理现象的自然规律。你每天打电脑,写,跟朋友握手,然后在黑板上写字啥的,这个都是松肩沉肘。而你绝对不会是这样,每天都是这样抬着僵着胳膊,这样就是不自然了,所以这叫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立身中正。这是胸部,稍微含一点,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然后在腿上要屈膝松跨圆裆,它有虚实重心,又分三七分、四六分,实腿,虚腿,叫虚实重心要明白,在运行过程中虚实分明。它对虚实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在那个推手里面,实用方面,叫虚实分明上下相随。不能虚实分明,就不能上下相随;不能上下相随,就不能周身协调;不能周身协调,就不能引劲落空;不能引劲落空,就不能借力用力。 记者:你这说的就是很专业了。 陈大师:通过虚实分明,螺旋缠绕促使气血循环,然后气能贯穿于周身。不但能强身健体而且能防身自卫。 记者:这太极拳的神奇和它的奥秘,我觉得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有没有发现,就觉得做这几期节目,我的词汇量陡减,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它。想达到陈老师那样的高度,可能也是很难。 陈大师:这个太极拳,它除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这两个方便的作用,它还能起到一种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作用。 记者:这是我想问的了,您觉得太极拳未来的发展,就像您刚才说的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它也是一个发展方向吗? 陈大师:是。因为我讲现在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所以太极拳是个大熔炉,它可以把方方面面的人都能融进来,它就代表了一种宽阔的胸怀。什么都能包容的,不管全国还是全世界的,太极拳都能融合。我给它总结了几句话叫:无声的语言,无形的纽带,它可以把全世界各民族、各个肤色、各个国家的人民都能容纳进来。通过太极拳的练习,都能达到这种修身养性。所以那些挑逗战争的人,他如果练了太极以后他心情不急燥了。 记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喜爱太极拳,练习太极拳,能有更多的人得到它的惠泽。感谢陈老师这么天的陪伴。朋友们不知道有没有学到太极拳的真谛,学到很难,但是感悟到了没有,和我一样感受到了没有?如果感受到了一点,我觉得我们这几天的节目就没有白做。感谢朋友们收看今天的节目。再次感谢陈老师! 陈大师:谢谢主持人,谢谢朋友们!
五集视频请在这里观看:/html/xwdt/gndt/4361.html |